5、為什么在原來軟件能正常使用,但是在重新安裝WINDOWS XP后或安裝office后軟件提示授權文件已損壞無法使用?
10、為什么審批后人員信息被鎖定了。但我發現有的人信息錄入錯了,我改不了怎么辦?
11、審批部門審批后的套改數據還需要重新“初始化”和“套改”嗎?
12、新聘用的試用期人員(已聘任崗位)為什么不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
20、某人按下一職務套改比按現任職務套改結果高,為什么軟件只按現任職務套改?
21、原來專業技術序列人員執行教護10%的人員現在不執行10%在軟件中如何處理?
22、進入套改審批界面后,提示窗口“請選擇您的審核權限”,該如何選擇?
23、當點擊“全批”圖標按鈕后,人員增資名單中的基層意見、主管意見或審批意見已經審批上了。為什么單位審批表(即單位匯總表)仍是空白?
24、為什么打印出來的增資名單不是整張表,而是一部分或者是最后一列或一條線打印不出來?
26、為什么打印出來的個人存檔表發現學歷和學位堆疊了,該怎么解決??
28、在“套改審批”界面里,我看到的增資名單為什么和打印出來的不一樣呢?
29、套改后發現某個人的信息錄入錯誤了,更改完,重新進行套改后,所有工資項都對了,
"套改審批"界面里人員的增資名單已經是對的數額了,那為什么單位審批表中的數額不變呢?
31、為什么離退人員在套改界面顯示的信息都對可是卻無法套改出離退休費?
32、為什么事業單位離退休在套改審批后卻在單位匯總表中的機關一項中統計出來?
36、離退休信息里的基本離退費與歷次工改信息里的06工改前基本離退是一樣的嗎?
41、升級后7.1.12-1版本后為什么在工資“套改審批”中看不到數據?
42、為什么規范后房屋提租補貼不按照重新調整的補貼計算或者計算結果不準?
46、升級2007-4-13后工資套改下顯示的人員比人員基本信息中顯示的人員多?
47、升級2007-4-13后為什么人員基本信息中顯示出來的人員在工資套改中顯示不出來?
49、為什么在進行規范補貼時,“現補貼信息”中有該人但“規范前補貼”信息中沒有此人?
50、為什么在按照遼人發【2007】15號文件調整離退休套改后按單位備份提示離退休人員工資表崗位類別錯誤?
51、為什么在接收數據時會提示“離退休審批表”的“單位編碼”不符合上報規則?
52、為什么已經做完規范補貼操作但是在補貼日常管理中確沒有此人的信息?
53、為什么審批部門已經審批完該人員的補貼信息,可是在發放管理中生成的每個月的發放名單中能選擇此人但生成的名單中卻沒有此人?
54、為什么進行20070627升級后在工資套改中缺少人員,但該人員在套改審批中還有?
55、補貼管理中的“初始津貼補貼”和“日常津貼補貼”有什么區別?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使用?
56、新進入人員如何修改補貼?已經規范完補貼人員由于提職、增加警銜津貼等原因引起補貼變化如何操作?
58、為什么查看歷史數據時有些人員的日期項目是空的?該如何解決?
59、套改時將公務員的工資級別錄錯了,重新修改后為什么套改是正確的,但是計算級別滾動時計算的不對?
60、為什么軟件版本升級到1.7.1008-1版本后提取原來的備份文件,所有的警銜信息顯示的是數字而不是警銜名稱?
61、錦州市直單位在升級到1.7.1008-1后如何管理事業人員補貼信息?如何進行單位統發?
62、為什么在軟件升級到20071130-1版本以后接收數據或者恢復按單位備份數據會有“是否強制恢復數據!”的提示?
65、新調入本單位人員的補貼如何操作(實現補貼的全額增資)?
66、對于較早離退休且執行警銜津貼人員在進行規范補貼操作時如何操作才能將在職的警銜津貼打折后作為房屋提租補貼的基數?
解答:
進入軟件后點擊“幫助”à“關于”會彈出提示窗體,上面寫明了當前使用的軟件版本、標準版本及數據庫版本。該版本信息需要與公司網站上左側滾動條顯示的三個版本信息保持一致。
解答:
登錄http://www.saqrcenter.com/index.htm 或者http://www.saqrcenter.com/channel/download/index.asp 可以下載升級包和標準,從2008年5月開始升級包中已包含最新的標準,做完升級后不需要再使用標準更新;
例如,升級包名稱:人事工資2006版軟件升級,rsgzsj-20061218-3.EXE;
標準名稱:人事工資軟件2006版標準更新,bzgx-20061221-2.zip。
解答:
在公司網站下載軟件升級,名稱如:rsgzsj-20061221-1.EXE,關閉人事工資2006軟件,雙擊升級文件執行,選擇軟件的安裝目錄(默認為“C:\POPWMS”),點擊“完成”按鈕后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2008年5月之前的升級包在升級結束后必須進入軟件,點擊“系統管理” à“標準管理” à“標準更新”選擇最新的標準更新標準。
2008年5月之后的升級包升級時會自動更新標準不需要手動更新。
解答:
授權文件不是文本文件,如從郵箱下載,文件類型要選擇“所有文件”;
將獲得的授權文件《license.br》復制:鼠標右鍵單擊獲得的授權文件à選擇復制à鼠標左鍵雙擊打開程序安裝目錄(如:C:\POPWMS)à鼠標右鍵點擊空白處à選擇粘貼,此時會提示是否覆蓋,點擊覆蓋,這樣就可以將授權覆蓋已有的授權文件。
解答:
有些版本的WINDOWS XP安裝不完整或有些版本OFFICE與軟件發生沖突,無法同時使用,如果有這種情況請重新安裝正式版本的操作系統或office;或升級到20080928-1以后的升級即可;也可向公司發送郵件 BORUI888@126.COM 主題寫明單位授權不好用,并在附件中加載本單位授權,得到公司答復后到使用公司發送的文件,重新安裝到系統中的工資軟件安裝目錄(如:C:\POPWMS)即可。
解答:
軟件中的工資套改界面下的套改年限是:
人員基本信息中的工作年限+人員學歷信息中大專以上不計算工齡的學習年限的累計-考核信息中的考核不合格(無結果)年限的累計,并且只有點擊“初始化”按鈕才會計算。
解答:
該年限是計算所有學歷信息中學齡的累計數,只有點擊工資套改中的“初始化”時才會計算。
解答:
累計考核無結果年限=“考核無結果/不合格年數累計”列全部數據之和 +
分年度記錄的考核不合格/無結果年數之和,在分年度錄入后又在累計中錄入那么結果就會多出一倍的不合格年度。
舉例:下面人員的考核無結果/不合格年度:3年=2年(累計不合格)+1年(分年考核);
累計考核不合格年限計算演示
解答:
軟件新增了一個“編輯”按鈕,只有點擊編輯按鈕后才能夠對數據進行修改。
解答:
當主管部門或審批部門對人員套改的工資信息進行審批后人員參加套改的信息將自動鎖定;如果想更改,需要在“套改審批”的人員增資名單中取消該人員的審批標識。
解答:
不需要,如果繼續進行“初始化”或者“套改”那么將會丟失審批記錄同時該人員信息將無法修改。
解答:
該人員的“進入來源”不能選擇應屆畢業生,同時選擇見習試用標識,相應的崗位必須有執行的崗位信息、基本信息中的崗位類別不能選擇“見習、試用期”。
解答:
該類人員“進入來源” 必須選擇應屆畢業生、見習試用期標識打挑。
解答:
可能沒有錄入相應的職務(崗位)信息或者錄入的信息沒有選擇“執行標識”。
解答:
可能是沒有錄入相應的現任職年限、沒有錄入相應的職務(崗位)信息或者錄入的信息沒有選擇“執行標識”。
解答:
對于雙肩挑人員,在職人員基本信息中的 “雙肩挑標識”必須選擇“是”,并且行政職務信息和專業技術崗位信息必須全部填寫,當前任職狀態必須全部選擇。
解答:
該人員沒有錄入歷次工改信息或者歷次工改信息錄入有誤。
解答:
人員的崗位類別必須選擇野外地勘類才會執行相應的野外地勘工資。
解答:
人員基本信息中的崗位類別必須選擇專業技術類、見習試用期標識打對號、選擇執行教護10%標識才行。
解答:
在職人員信息中每類人員的現任職年限和低一職年限(如果有低一職務)必須全部填寫后,套改結果才能是正確的。
解答:
先將人員歷次工改信息中的“教護10%”刪除,然后對該人員套改,套改合格后重新錄入該人員歷次工改信息中“教護10%”工資額,填寫后不需要重新套改或者初始化了。
解答:
該權限的選擇方法是根據審批部門進行審批各單位的人員信息時,是按照“單位全部人員”、“在職人員”、“機關人員”、“事業人員”、“離退人員”中哪幾類進行審核的。其中,“機關人員”、“事業人員”中不包括離退人員。
例:某審批部門,在審批工資時,有三個人進行審批工資,一個人審批個人身份屬于機關的人員,一個人審批個人身份屬于事業的人員,還有一個人審批離退的人員。那么,對于該審批部門下面的主管部門或基層單位,上報文件時就要按照審批人的審核性質而上報不同的文件。這時,用戶就可以選擇“機關人員”、“事業人員”和“離退人員”三類審核權限進行套改審批人員的信息,并生成不同性質人員的審批表,以便審批部門進行審核工資。
如果審批部門有兩個人進行審批工資,一個人審核在職的人員,一個人審核離退的人員,那么就選擇“在職人員”和“離退人員”分別進入,進行審核數據。
如果審批部門審批工資時審核單位的全部人員,那么就選擇“單位全部人員”即可。
解答:
要想生成單位審批表,必須先審批人員的增資名單,然后點擊“基層審核”或“主管審核”或“審批審核”才能生成相應單位的審批表。
解答:
① 可能因為打印設置紙型有問題,應該把紙型設置成橫向;
② 或是因為電腦的顯示器分辨率有關,可以把分辨率調成1024*768;
③ 或是因為顯示器的字體設置的大小有關,在桌面空白處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進行更改顯示器的字體大;
④ 部分打印機的驅動程序不支持軟件的字體,需要重新安裝打印機驅動程序或者向打印機廠商索要新的驅動程序。
解答:
可能是該需要打印的窗口沒有被激活,可以在該窗口的空白處雙擊幾下,然后再打印,應該就可以了。
解答:
這是因為根據該人的學歷和學位進行比較,系統會取比較高的進行顯示。當出現堆疊的現象時,可以選擇“上一頁”或“下一頁”圖標進行查看一下該人和其他人員的信息,此時,再點擊圖標“打印預覽”,看一看該人員的存檔表信息是否正確。
解答:
進入“套改審批”界面后,在左邊的樹型窗口中展開單位信息,找到該人員的姓名,并點擊該人員的姓名,那么將顯示該人員的存檔表,并進行打印就可以了。
解答:
這種現象是正常,在打印時不打印“單位意見”、“主管意見”和“審批意見”這幾項。
解答:
在更改完人員信息后,需要重新審核單位審批表(就是重新點擊“基層審核”,“主管審核”或“審批審核”),這樣才會生成新的匯總信息。
解答:
①沒有將相應學歷選擇為當前執行學歷;
②執行的學歷中學制錄入不是整數年份或者錄入的是漢字年份。
解答:
查看一下“離退信息”中的離退休后享受待遇級別中的項目是否是從下拉列表中選擇的;
解答:
因為“離退信息”中的離退休后享受待遇級別中選擇的是公務員的級別而不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崗位類別。
解答:
無職務人員是在“離退信息”里“離退后享受待遇級別*”選擇“其他”,
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前執行的標準工資額填寫在:人員歷次工改信息中的“85工改前標準工資”。
無技術等級的工人的工齡在人員基本的工齡(姓名、性別出生日期一欄的工齡)
解答:
在離退人員的人員基本信息中崗位類別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教育類專業技術人員等專業技術人員;人員離退休信息的“離退休(退職)費比例”填寫“100”,“離退后享受待遇級別*選擇“副高級專家(100%退休費)”或“正高級專家(100%退休費)”。
解答:
在離退人員的人員基本信息中崗位類別為:“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人”;人員離退休信息的“離退休(退職)費比例”填寫“100”,“離退后享受待遇級別*選擇“建國前老工人(事業100%退休費)”或“建國前老工人(機關100%退休費)”。
解答:
是不一樣的。
離退休信息里的基本離退費:是離退休人在離退休時核準的基本離退休費,不會發生改變。
歷次工改信息里的06工改前基本離退:是在2006年6月30號前,離退休人發放的離退休費。它是在離退休時的基本離退費基礎上經過了離退休人員歷次的工資變動增加了一些工資后的數值。
離退休人員的套改前基本離退休費錄入在離退休人員歷次工資工改信息里的06工改前基本離退費。
解答:
“見習試用”指 2006年
人員基本信息中的 :崗位類別 -“不能選擇見習期”。
要明確人員的崗位類別 這樣才可以按照“崗位類別”找出對應的見習期工資標準。
進入來源:選擇帶有 “畢業生”字樣的 即前3類進入來源。
見習期標識:選擇“是。
如果是工勤人員,要在工人技術等級信息添加一條學徒信息。
如果是除畢業生以外的新參加工作人員或新調入人員,這樣人員是確定崗位層次,確定級別(薪級)和檔次,不執行學歷工資的人員。在錄入基本信息、學歷、行政職務(專業技術崗位、技術等級)子內容中后。
進入工資管理--點擊“手動選擇”,錄入崗位層次,級別(薪級)和檔次、起薪時間等信息。
解答:
升級是指公務員晉升工資級別 和 事業晉升薪級。在操作之前要明確待升級人員已經考核完畢,并且在考核信息里已經添加完成,再進行升級操作。
升檔是指公務員晉升級別工資檔次和機關工人升檔。升檔是2年升檔。在操作之前要明確待升級人員已經考核完畢,并且在考核信息里已經添加完成,再進行升檔操作。
解答:
級別滾動特指公務員在
1.進入工資套改界面:查看在該套改界面下是否顯示本單位的所有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套改當時的信息,套改年限、任職年限和職務層次等都必須為套改當時的;
2.進入工資日常管理界面à選擇單位à選擇人員,點擊“考核賦值”錄入人員的上年度考核結果;
3.在工資日常管理界面à選擇單位à點擊滾動年份,重新計算滾動年份;
4.在工資日常管理界面à選擇單位à點擊級別滾動,在出現的對話框內輸入時間,會出現符合條件的人員,在選擇人員后“確定”,會對選擇人員晉升一個級別,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套入晉升后級別對應的工資標準。
在操作之前要明確待升級人員已經考核完畢?蓞⒁問題44。
解答:
1、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中崗位類別不能夠選擇“見習、試用期”,必須選擇確定的崗位;
2、必須在相應的行政職務信息、工勤崗位中錄入一條見習試用的信息,如果有職務屬性必須選擇“非領導”;
3、如果本單位無法處理需要將數據、修改說明發到公司郵箱,并將修改信息傳真到公司024-22515300
解答:
進入“工資套改”界面中選擇單位或者人員點擊“結束套改”就可以了,詳見操作手冊。
解答:
1、房屋提租補貼是在補貼初始化自動計算,如果手動調整后該項只能手動修改。
解答:
1、選擇需要保存的人員點擊“結束變動”按鈕就可以保存了;
2、選擇需要保存的人員點擊“保存”按鈕就可以保存了;
解答:
1、已參加套改人員該年份會在套改時自動計算;
2、套改時未計算人員需要先進入工資套改界面,在工資套改中存在需要級別滾動年份計算人員的套改信息,然后進入工資管理選擇單位名后點擊“滾動年份”即可;
3、公務員“滾動年份”計算是以工資套改中顯示的數據為準的;
4、如果在進行“工資套改”中顯示的數據不是人員套改當時的數據則會導致級別滾動年份計算不準,如:操作之前已經進行“年限加一”操作則必須執行“年限減一”后再“結束套改”,然后重新計算“滾動年份”;
解答:
1、這兩個功能是對人員的工作年限、現職務任職年限、低一職務任職年限在2006年工資改革時的年限上進行增加(或減少)一年操作,每點擊一次都會對年限相應的增加(或減少)一年,即:點擊一次就增加(或減少)一年,累計點擊10次就會增加(或減少)10年;
2、進行該操作前必須已經在“工資套改”界面中點擊了“結束套改”,同時要保證“套改審批”界面下已經有套改當時的數據;
3、如果先進行年限加一、減一操作后才進行的結束套改,則套改審批的任職年限將會錯誤,這時候必須恢復沒有“結束套改”前的數據,將所增加(減少)的年份減少(增加)后,即:已經增加(減少)多少年就要相應的減少(增加)多少年,最后再進入“套改審批”界面對單位進行結束套改,如果仍舊錯誤請重新進行本步驟的操作;
4、年限加一、減一只影響年終報表統計,與公務員級別滾動、晉升工資級別、事業人員每年晉升薪級等沒有任何關系。
解答:
多出來的人員是本單位已經調出或者轉離退的人員,他們已經結束套改并且進行審批了所以會顯示出來。
解答:
由于單位進行過人員的調出或者離退操作,然后又調入新人,所以會出現人員的這種情況,解決方法:可以將后調入(轉離退、轉在職)的人員先調出,然后再進行調入,這時就會在工資套改中出現正確的人員了。
解答:
由于單位進行過人員的調出或者離退操作,然后又調入新人,所以會出現人員的這種情況,解決方法:可以將后調入(轉離退、轉在職)的人員先調出,然后再進行調入,這時就會在工資套改中出現正確的人員了。
解答:
由于補貼管理是與工資管理掛鉤,只有該人員有工資信息在規范前補貼中才能管理該人員的補貼,只需要在基本信息中將該人員的工資信息錄入即可,此問題多出現在離退休人員中。
解答:
這是由于有錯誤的人員歷次工改信息中“06工改前個人身份”沒有填寫造成的,需要將這個人歷次工改信息中的“06工改前個人身份”填寫上個人身份,然后對此人重新套改。
解答:
升級
解答:
補貼的日常管理是以審批部門審批后的規范補貼為基礎的,只有審批部門審批完規范(或第一次)補貼的人員才能夠在補貼的日常管理中顯示出來。
解答:
發放是依據兩個條件:第一是工資記錄已經由審批部門審批,第二是該人員的補貼已經由審批部門審批,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該人員的工資記錄審批部門沒有進行審批。
解答:
此次升級對套改人員的條件進行了限制,在職、離退休(職)人員只有符合文件規定的套改時間(參加工作/離退休時間)才能夠進入到工資套改,原來已經批過的人員如果想重新套改只能由審批部門在套改審批中做如下操作才可以:
取消該人員的審批意見à選擇該人員à雙擊取消審批à點擊“取消套改”à點擊“確定”à重新在基本信息中錄入該人員的基本信à進入工資套改à左側樹型雙擊改單位名稱;
解答:
1、 初始津貼補貼:是用來對該人員進行第一次補貼計算的,各地區在進行津貼補貼規范時、新進入的在職人員和在職轉退休人員首次確定補貼時以及在職人員轉退休計算第一次退休補貼時才使用此項;
在進行初始津貼時必須保證該人員已經做完基本工資或離退休(職)費,否則無法對該人員初始津貼;
2、 日常津貼補貼:是人員在補貼發生變動時才使用的,
在日常津貼時必須保證該人員已經做完一次津貼補貼并且這次津貼已經由最終審核部門審批結束(如該次變動軟件中顯示終審類別為“主管部門”則必須主管部門已審批,為“審批部門”則必須審批部門已審批),否則無法對該人員日常補貼管理;
在這里必須修改變動類別和起薪時間;
解答:
1、 新進入人員的補貼在初始津貼補貼中進行,詳見上面第55問1;
2、 人員補貼發生變化在日常津貼補貼中進行,詳見上面第55問2;
解答:
1、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中崗位類別不能夠選擇“見習、試用期”,必須選擇確定的崗位;
2、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中見習試用標識必須選擇;
3、如果執行學歷工資在職人員的“基本信息”中進入來源必須選擇“應屆”,同時學歷中必須填寫當前執行的最高學歷信息;
4、如果執行相應崗位工資必須在相應的行政、專技或工勤信息中錄入相應的信息;
解答:
產生原因:這是由于所使用操作系統的日期格式設置與軟件要求格式不一致造成的,如:“2006-06
解決辦法:1、將系統的日期格式設置為默認的標準格式’YYYY-MM-DD’;
2、將軟件升級到20070627-18以后的版本,然后重新提取03/05版數據,這個版本開始對歷史數據的日期格式做了特殊處理;
解答:
產生原因:修改套改信息時只修改了任職信息而沒有同時修改歷次工改信息中的工改時工資執行職務層次,這樣就導致前后信息不匹配,所以會出現上面的錯誤;
解決辦法:將軟件升級到20070627-21以后、數據庫版本高于1.6-1436,重新計算滾動年份就行了;計算后需要將工資套改中的“套改時應執行職務層次”和“套改前執行工資層次”都修改為相同的職務層次(要與歷次工改中的實際執行工資層次相同)才可以;
解答:
由于2007年10月08日后軟件下發了法官審判津貼和檢察官檢察津貼,這里同時調整了原有的基本信息中的警銜信息和補貼信息中的警銜,所以在升級后會出現原來警銜名稱變為數字了;解決如下:
1、升級時保證當前軟件中的數據已經是最后的數據,升級時軟件會自動對數據進行處理,升級后更新
2、如果已經升級完,但又提取了原來的備份文件,那么需要重新升級并更新標準。
解答:
1、 點擊菜單“工資管理”à“補貼管理” à“日常津貼補貼”,里面的“在職日常補貼”和“離退日常補貼”可以分別用來做事業的補貼管理,這里已經納入補貼規范范圍內的人員需要按原有操作進行補貼管理;
2、 點擊菜單“工資管理”à“發放管理” à“日常發放”,里面可以進行本單位人員的財政統發管理,選擇月份以及當月需要進入發放名單的人員,即可生成該月的發放名單。
解答:
產生原因:由于部分單位在上報主管、審批數據后,主管、審批部門將審批后的數據下發給基層單位,但是基層單位沒有恢復已經審批完的數據,而是繼續在原來未審批的數據上繼續做其他變動,然后再次上報審批數據,這樣導致前后多次上報審批的數據不相符。
解決辦法:
在軟件20071130-1版本開始,對接收數據進行了操作時間與軟件版本進行了控制,只有本次接收的數據是在上次申報審批基礎上再次上報的數據才能無任何提示的正常接收,否則將會給出相應的強制恢復提示;
在批量提取數據時對于版本較舊的數據都按照錯誤數據進行處理,放到《錯誤數據》文件夾下面中,不予提取。
1、 強制恢復數據:用這次需要提取的數據替換數據庫中現有的數據,不會對上報數據進行任何損壞或處理(與20071130-1以前的按單位恢復完全相同),恢復完數據后新數據的版本就是您這次上報數據的版本;但您必須保證將要提取數據是最新的、完整的、無問題的數據;
2、 不強制恢復數據:對要恢復的數據和軟件中現有的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直接退回到主操作界面;
3、 如何獲得新版數據:每次都要及時接收主管/審批部門下發的審批后數據,如數據丟失后及時向上級部門索要新的備份;
解答:
首先要進行080311的軟件升級,軟件版本(20080311-1)、標準版本(20080311-1)、數據庫版本(1.6-1671)。
第一步:點擊“單位信息”,在單位基本信息中,選擇“警察執勤津貼標準”。
第二步:進入補貼管理界面,打開日常津貼補貼(首次計算津貼補貼的人員進入初始津貼)窗口,選擇要計算執勤津貼的人員的選擇標識。
第三步:點擊工具條上的“執勤津貼”按鈕,彈出執勤津貼窗口,輸入天數和執勤津貼標準(這里的天數和標準已經是默認的),點擊“確定”按鈕關閉執勤津貼窗口。
第四步:津貼補貼窗口中所選人員的特殊崗位津貼一欄就是系統自動計算得出的執勤津貼。點擊“結束變動”按鈕,在“變動信息”中就會出現所選人員的變動情況,選擇“選擇標識”后點擊“申報”按鈕,就完成了整個變動。
注意:1:在執勤津貼窗口中,天數的默認值為25,可以自己修改。
2:在執勤津貼窗口中,執勤津貼標準是根據在單位基本信息中所選擇的“警察執勤津貼標準”自動計算得出,也可以自己修改。
3:執勤津貼結果放到“特殊崗位津貼
解答:
首先要進行080505的軟件升級,軟件版本(20080505-1)、標準版本(20080505-1)、數據庫版本(1.6-1675)
如果是原單位未規范補貼,則直接進入初始補貼操作窗口(如果實現全額增資需要將規范前補貼額全部設為0),如果原單位已經規范補貼并且原審批部門已經審批則按如下步驟操作:
第一步:進入補貼管理界面,打開日常津貼補貼窗口,將要調整津貼的新調入人員的選擇標識打上對號;
第二步:變動類別選擇"人員調入",如果對于津貼額有變化可以在相應處直接修改,修改后點擊“結束變動”按鈕;
第三步: 點擊“變動信息”標簽進入變動信息操作窗口,點擊本單位名稱,在需要上報的人員補貼變動信息的“選擇標識”打上對號,點擊“申報”按鈕即可形成一次新的申報。
解答:
軟件版本(20080505-1)、標準版本(20080505-1)、數據庫版本(1.6-1675)以后版本才可以。
點擊“離退人員”按鈕進入離退人員操作界面
第一步:點擊需要修改人員,選中“歷次工改信息”標簽,在“2006工改前警銜津貼”處錄入離退時執行的警銜津貼數額,必須已經按照離退休費比例打折計算后的結果;
第二步:點擊“工資管理”à“離退休費”,在所要操作人員的“選擇標識”上打對號,點擊“離退警銜”按鈕(每點擊一次將計算一次,點擊多次將重復計算多次),點擊“刷新”按鈕則將顯示出重新計算后的該人員的“基本離退休費”,
計算公式是:新的“基本離退休費”=原有的“基本離退休費”+“2006工改前警銜津貼”。
第三步:點擊“初始津貼補貼”à“離退補貼”進入到離退休補貼規范操作界面,選擇人員點擊“初始津貼”即可實現將在職時的警銜津貼按離退休費比例打折計算作為房補基數;
注意:如果人員工資信息中的基本離退休費已經包含了打折后的警銜津貼或人員在職時不享受警銜津貼,請不用該項功能
解答:
軟件版本(20080526-1)、標準版本(20080526-1)、數據庫版本(1.6-1680)以后才可以。
鞍山、撫順、本溪三市需要查看安裝目錄\POPWMS\下《省直駐鞍撫本規范補貼-軟件錄入對照表》中的錄入說明,其他可按照實際情況錄入。
補貼操作步驟如下:
1、單位基本信息“執行津貼標準區劃”中選擇相應的津貼執行標準,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需區分直管和垂管標準,其他各地不區分;
[注意] 20080526-1的升級對省直駐沈陽市以外各市的補貼標準自動帶入,只需打開單位基本信息查看標準是否正確即可,駐沈陽市單位需要單獨選擇一下"遼寧省直駐沈陽市()"的補貼標準,如無法選擇請與客服聯系
2、進入規范補貼操作界面,在“規范前補貼”中錄入人員規范前執行的各項補貼數額,錄入截止時間由審批部門決定;
3、在現補貼界面下將需要規范補貼人員的選擇標識選上打上對號;點擊初始化按鈕進行補貼初始化,初始的補貼標準按照人員現執行工資的級別來確定,如果人員從規范補貼之日起已經調整了職務、由離退轉回在職的人員,需要根據規范當時實際的享受待遇級別修改補貼執行的職務層次、職務屬性和房補,如有其他補貼需要手動錄入到現補貼相應位置點擊,點擊保存按鈕;
4、審核無誤后點擊結束變動按鈕形成規范補貼變動,在變動信息中在此確認無誤點擊申報按鈕形成規范補貼申報;
5、只有人員的規范補貼由審批部門審批后該人員才能進行日常的補貼變動。
解答:已經做完套改審批的需要由審批部門、主管部門取消套改審批才能進行轉參公操作;
1)將套改時在本單位套改,套改后調出人員從變動人員轉回在職人員(如果要保留該人員調出后的工資變動記錄必須提取該人員在新單位的調出信息);
2)進入工資套改界面確認本單位套改信息中已經包含了套改當時的全部人員,如果有做過調出的人員那他們可能會有兩條套改記錄(人員編碼會不一樣),這時需要將點按單位結束套改,由審批部門將所有人員的套改審批取消才可以;
3)進入單位信息查找單位編碼,共17位,把“編碼”、“單位全稱”、“授權文件”、郵件主題寫上“事業改參照公務員單位”,發到公司郵箱里borui888@126.com。軟件公司按此編碼放開工資套改中的一項新功能“現職套改”。
4)進入“單位信息”中,“單位類別”改為“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編制總數擴大一倍(為了方便錄入崗位設置),行政編制數、公務員編制數、機關工人編制數都錄入對應的數據保存;修改各崗位設置數;
【注意】必須選擇單位執行的補貼標準;
5)單位信息中,“公務員”標簽頁里的崗位設置數錄入正確。
6)進入在職人員,點編輯,“崗位類別” 改為 “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有做過年限加一/減一的,把工齡、工作年限、現任職年限和低一崗年限改回截止到2006年。
7)行政職務:錄入參照公務員套改當時(
8)完成全部人員信息修改后,再次進入“單位信息”,將單位的編制總數,行政編制、各崗位設置數修改為本單位的實際編制和崗位設置數,保存。
9)進入工資套改,完成事業轉參公人員的套改。
重新套改的人員按下述方法進行操作:
1)歷次工改信息:保留原事業工資項,不做任何修改。
2)所有人員信息、單位信息錄入完成后,點擊菜單工資套改à工資套改,首先選擇“事業人員”標簽,點“編輯” à “全部選擇” à “取消套改” à用來取消人員的事業套改信息;
3)在左側單位信息樹上點主管部門名稱(第二層),再點基層單位名稱(第三層),點擊“公務員”標簽,本單位所有參公人員的套改信息就已經顯示出來了;
在此表中,將人員的“選擇標識”打上對號à審核“套改前職務工資”和“基本工資合計”是否為此人“
【注意】未取消日常變動就套改的人員,在工資信息里,所有已變動過的工資記錄自動標記為“作廢”,此標識本單位將無權來取消,變動類別為“06工資套改”的一條在最下面一條,重新套改的工資記錄變動次數為最大。
【注意】取消日常變動人員的工資信息只有一條“06套改信息”。
【注意】以上所有錄入信息都必須截止到
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為2006年6月30日后日期的人員將不進入到工資套改表里。
審批表里的數據是根據審批部門點審核之后會出現,所以基層單位上報數據時“審批表”里數據不變沒有關系。
【注意】已調出人員需要按參公重新套改審批結束、完成后續工資變動審批,最后再將其重新調出。
【注意】套改后外單位調入人員轉參公需要取消套改審批后修改相應的基本信息,然后手動作一條調入的工資記錄。
重新套改后的日常工資變動à需進入“工資管理”界面:
1)錄入各年度的考核結果(如果已經錄入過考核信息則不需要重新錄入考核結果);
2)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做各項工資變動,如果人員有職務晉升、年度考核不合格等情況需要做完職務晉升、考核賦值后點擊“滾動年份”重新計算一下級別滾動年份,在這之后才能做級別滾動,具體參見工資管理的詳細說明;
重新套改后的補貼變動à需進入“初始補貼”、“日常補貼”管理界面:
1)規范補貼需要先錄入規范前補貼才能做初始化、申報操作;
2)日常補貼只有審批部門審批完規范補貼后才能操作,每次工資變動都要做一次相應的補貼變動;必須注意補貼的起薪時間與相應工資的起薪時間必須相同。
解答:首先要進行081114的軟件升級,軟件版本(20081114-1)、標準版本(20081114-1)、數據庫版本(1.6-1734)
該功能針對已經規范補貼地區開始執行新的補貼標準而設立的功能。
1、確保單位基本信息中選擇準確的補貼執行標準區劃;
2、進入人員日常補貼操作界面;
3、將需要調整標準的人員的“選擇標識”打上對號,點擊“調標”按鈕;
4、調整類型必須選擇“調整補貼標準”,選擇變動依據,起薪時間必須不早于新的補貼標準起薪時間;
5、點擊“確定”即可完成調標工作,如房補等其他補貼有變化需要單獨修改,修改后點擊結束變動;
6、進入補貼的變動信息界面,選擇要申報的人員做申報則完成了補貼調標工作。
解答:軟件必須升級到20090212-1以后的版本(數據庫版本1750以后)。由于公務員級別滾動年份的最終計算方法與套改當時(2006年12月)的計算方法有些不同,因此2006年12月套改后沒有做過“滾動年份”計算(參見問題39、問題44)直接進行級別滾動的可能會有些人員的級別滾動有錯誤,錯誤分為三種情況:
1、 按新的計算方法在2009年以前不應該滾動,但按原有方法已經滾動的人員;
2、 按新的方法在2009年以前可以滾動,但是原有方法不滾動的人員;
3、 按新的方法在2009年以前可以滾動,但滾動年份和原有的方法計算出的滾動年份不一致的人員;
在進行操作前必須保證工資套改界面下所有人員的套改年限、職務層次、任職年限是套改當時的;
點擊工具欄“工資管理”(或菜單“工資管理”à“工資管理”à“在職工資”),點擊“考核賦值”右側下三角找到“滾動錯誤”按鈕,彈出“公務員級別滾動有錯誤人員”窗口;點擊“刷新”按鈕從中選擇并雙擊要查看的單位即可;可以使用“導出”功能將數據導出成excel文件進行查看。
【注意】重新計算滾動年份考慮的因素:考核結果、學歷學位重定、職務變動、手動調整等,所有計算均以工資起薪時間的先后來進行;
【注意】如果該人員為后調入人員(如轉業軍人等),需要手動確定級別滾動年份,只要將“工資套改”界面下該人員的“套改年限”修改為0即可;
“刪除廢工資”是用來刪除所有人員已經打過作廢標記的工資記錄,一旦刪除就不可恢復,請慎重使用。該功能與菜單“系統管理”à“問題數據”中的“刪除廢工資”的功能是相同的。
解答:
解答:
解答: